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当代高校视野下雷锋精神的重建对策研究(2)

时间:2013-11-07 17:16 点击:
在当前雷锋精神教育中,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先导,当前做好高校雷锋精神教育,关键在于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变化了的条件和环境,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1)强化德育意识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

  在当前雷锋精神教育中,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先导,当前做好高校雷锋精神教育,关键在于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变化了的条件和环境,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1)强化德育意识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园地,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道德品质修养,这是我国教育事业能为社会主义中国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重文化课轻政治理论课、重知识传授轻理论教育的现象比较突出。要创新理论教育,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切实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2)强化人本意识
  雷锋精神教育强化人本意识,是指在雷锋精神教育中注意以学生为核心,遵循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把雷锋精神教育与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健康人格统一起来,把雷锋精神教育与青年学生的个性培养统一起来,把雷锋精神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增强学生对多种意识形态、多元价值取向的辨别批判能力,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3)强化现代意识
  所谓强化现代意识,是指高校理论教育者要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时代要求,突破保守观念,以广阔的视野、活跃的思想和灵活的应变能力使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得到及时更新,使工作方式、队伍建设等得到创新。新时代背景下,大量的事实性、陈述性知识只会由电脑和信息网络来记忆储存,人脑成为创新意识的发源地,雷锋精神教育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开拓创新,才能有所作为。
  2.内容创新
  当前雷锋精神教育创新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内容的改革。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如果缺乏时代精神,缺乏有效的手段、方法,将极大影响教育效果。
  (1)贴近学生思想实际
  当前,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国内思想多元,大学生在比较、鉴别中成长。大学生已经处于复杂的环境中,增加比较教育内容有利于增强高校理论教育工作者的主动性。对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讲清大方向大原则基础上,尽可兼收并蓄,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能在对比中进行学习、探讨,在不同观点的争鸣中得真知,增强辨别是非能力。
  (2)贴近社会现实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联系实际,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讲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这有利于鼓舞士气,增强克服新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更加大胆地开拓前进。同时,也不要讳言缺点和存在的问题,讲清楚不足和缺陷,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唯如此,才能让教学内容取得学生的信任。
  3.载体创新
  教育载体是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的物质依托,运用在教育实践之中。雷锋精神教育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显性课程的渠道,即学校按照一定的教学计划,通过课堂教学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雷锋精神教育;二是隐性课程渠道,即一些非计划性的、潜在的、间接的学习活动,如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人格的熏陶、高校教师对青年学生的身教示范等。隐性和显性课程密切结合能够最有效地帮助学生推进内化进程。高校雷锋精神教育应充分注重隐性课程,不断拓展教育载体,使之对广大青年学生具有更强的亲和力,达到内化雷锋精神的教育目的。  (1)开展适合学生需求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多适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设计活动内容。青年学生在这些群体生活和非正式群体生活中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互动、互相影响,将使得学生的思想、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潜移默化的正确引导。
  (2)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教育活动。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每年三月五日,围绕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全社会集中组织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充分发扬雷锋精神中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优良传统,激发爱国热情。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学生社团活动既是学生进行知识技能训练的有效平台,同时也可以是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
  ①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要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的引导。鼓励“马列学习小组”、“‘M.M’学习研究会 ”等理论学习社团开展正面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扶持、帮助学生开展有益的社团活动,扩大校园学生社团活动的教育成果。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